◎本案特殊性及緣起:
新板橋車站特定區從81年起歷經規劃設計階段開始,已完成台鐵地下化三鐵共構、道路拓寬地下管線、整地配地標售土地等特區基盤整備作業;96年起陸續完成大部份基地都市設計審議、興建及完工使用。周縣長自上任以來,期盼透過新都心建設,創造本縣好的生活環境,積極以城市行銷概念,發表未來大新板特區的「SUPER
HOPSCA超級浩市達」計畫,全區發展由基礎建設整備階段進入區域整合再造階段,為未來永續多元都心發展做好基礎,進而提升「新板特區」之價值及城市地位。
◎本府推動新板建設實績:
1.整合推動新板特區都心風貌:
新板特區規劃為北台灣區域發展的核心,總面積為48.2公頃,成為擁有大型商務中心、北縣行政樞紐、休閒藝術行館及觀光購物旅店等多功能現代大都會,此外,還會有世界獨創、長達2.5公里的立體聯通式「空中走廊」將整個生活圈串聯一體,使所有人都能輕鬆分享這個便捷舒適的生活空間。這項計畫是國內第一個落實公、私部門建構願景、實踐成長管理及營運,並結合多功能的立體化新都心,全面性機能發展由本局新板工作團隊推動,相信在各方積極的推動下能帶給北縣不同的新面貌。
2.都市設計審議機制落實:
本案透過都市設計審議機制落實,建構複層式都會公益空間、開放式生活廣場暨空中通廊系統,並擬定特區永續發發展之特區管理維護辦法,創造整體都市景觀價值。其成果包括:
a.主動協助開發商辦理都市設計審議,快速領得建照及開發完成。
b.成功協調空橋建構機制,全特區空橋系統皆由開發商自行建構,並提供15年管理維護基金。
c.獲得廠商捐贈公益空間、藝文空間、生態廣場等。
d.以都市設計手段留設開放廣場,綠地空間並整合動線串聯。
3.主動協商鼓勵,提振私部門開發熱忱:
於私部門未規劃前,政府部門積極規劃提出都市願景,並主動邀集開發者共同雕塑國際級都會願景,成功誘導特區整體開發。並靈活運用都市計畫獎勵、協商、審議手段,提振私部門參與本區開發的熱忱,而公共連通設施維護、居住與商務使用的管理與建築景觀的延續,加上政府民間的合力,證明是台灣成功打造新都心的關鍵。
4.政府推動各項重大開發,強化新板機能:
新板特區重大計畫構想,包括特專四國際觀光旅館招商案、小巨蛋體育園區BOT評估案、板橋新舊站周邊評估規劃、新板追風廣場變更案及萬坪都會公園規劃等,使新板特區環境品質更加提升,都市機能更加完整。
5.都市計畫變更,創造萬坪都會公園:
新板特區都市計畫自93年通盤檢討以來,至今尚有不符時宜之處,為因應新板特區現階段發展及全面提升新板特區生活品質,本府推動「變更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(公共設施專案通盤檢討)」,將原有站前廣場(廣停用地)變更為公園兼廣場用地、追風廣場(特專二)變更為公園用地,並利用『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』作多目標之使用。除積極與委員充分溝通協調外,同時更須考量國有財產局權益確保,並更進一步研擬各項配套構想,最後終於得到國有財產局認同,創造中央、地方及縣民三贏局面。
6.角逐國家建設卓越獎,備受肯定:
新板特區發展推動強調特區品質提升都心價值,企圖以SUPER HOPSCA計畫構想打造新亞洲之鑽,各項計畫機能逐漸成熟,於96年度參與角逐由世界不動產聯合會FIABCI主辦之「2007國家建設卓越獎」,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獎項,讓新板特區接軌世界建築最高榮耀。新板特區開發更被委員評為台灣新都心再開發的典範,成為全國第一也是唯一以特區開發獲獎案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