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7 廣告部企劃製作 作者:天下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
 圖片來源:吳益政攝
交通運輸是大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近年來,台灣各大都市更是開始改善或設置公共交通系統與設備,例如低底盤公車等來提昇效率。隨著全國首條輕軌將現身高雄,宣示著未來的交通運輸將進入更具前瞻眼光並高效率的里程碑。
科技進步的腳步,交通設施也不斷跟著創新,全球幾個知名城市已成功地更新交通系統且改善運輸狀況,如輕軌 運輸系統、巴西庫力奇巴市快速公車系統等。從其它城市的成功經驗,再反觀台灣,如今,隨著高雄環狀輕軌的動工,將從輕軌機廠含拆除台鐵臨港線舊鐵道做起, 預計二○一四年底測試,屆時全國首條輕軌將現身高雄。
二○○七年,高雄捷運通車前,高市公共運輸一年載客量約三千萬人次,二○一一年整年載 客量增加至九千萬人次,整整提升三倍。捷運運輸量由二○○八年僅兩千九百萬人次,成長到二○一二年已達五千六百萬人次的運量,在沒有擴增路網的情形下,仍 能成長九二%,顯示接駁服務的成功。未來,高雄市府更將積極整合水岸輕軌,以及規劃更密集的公車路網,提供高雄市民更多元、無縫的公共運輸服務。
高雄市長陳菊表示,二○一二年高雄市已達到「區區有公車」的目標,公共運輸量突破一億人次。緊接著市府推動六大轉運站建設,旗山、岡山、鳳山、小港啟用,象徵三十分鐘生活圈正逐步落實中,更能滿足市民通勤、通學、觀光等交通需求。
【綠色運具】因應不同需求 使用彈性大
輕軌是一種「鐵軌支承式」的都市公共運輸系統,能在較小的轉彎半徑、坡度及街道上行駛,以架空線供應電力而運轉。由於有著系統簡單、載重輕、低成本、短工期、高效益、具升級彈性的特性,輕軌通常能夠裝配著無閘門之收費系統、簡單車站和一人駕駛之電聯車。
同 時,輕軌還可以連結車輛的形式在街道上行駛,也可為保有行駛優勢以專有路權的「準捷運」型式運轉,在郊區則以隔離型態高速行駛之通勤電聯車運轉,而輕軌列 車長僅三十公尺,經過路口時間短,與傳統鐵路列車不同,沒有平交道路口,不至於造成交通擁擠,另一方面,可藉由軌道運輸的推行,帶動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 具,減少私人運具使用,減輕道路負荷,對交通的改善是一大助益。
更重要的是,因應不同需求,輕軌有著較大的使用彈性,而它具有快速、舒適、無污染、低噪音、壽命長、能源消耗較低等特性,因此又被稱為「綠色運具」,對都市景觀也具有正面效應
【完整運輸網絡】提昇效率 建立優質生活環境
放眼國際,在均衡發展都市運輸系統的理念下,重軌系統、輕軌系統、公車系統、平面、地下或高架共存於都市 中,便是為了均衡發展都市運輸系統,以解決不同大小之運輸需求。而目前高雄正推動之環狀輕軌建設以及後續路網的規劃,則會搭配捷運紅、橘線,共同構建大高 雄地區整體軌道運輸路網及接駁運輸,並配合高速鐵路、台鐵、公車、捷運等轉運站與轉乘設施規劃,藉由各系統間之票證整合,提昇運輸效率,屆時將有利於都市 整體大眾運輸的發展。
高雄市區既有環狀鐵路,規劃成環狀輕軌運輸,讓其沿線貫穿市區,連結多功能經貿園區、哈瑪星、愛河、壽山及柴山等觀光景點,並配合高鐵、台鐵、公車等轉運站與轉乘設施規劃,建構完整市區交通網路。
輕軌將帶來加乘經濟效益 著眼高雄未來發展
高雄 輕軌建設工程全長二二‧一公里,將分兩階段興建,第一階段長八‧七公里,行駛在高雄港水岸的「亞洲新灣區」經駁二到西子灣,並將設置十四個候車站,每個站 距約五百到八百公尺長。採無架空線系統的高雄輕軌,不但可減輕架空線對都市景觀及天際線的視覺衝擊,同時輕軌列車外觀也會型塑成為城市移動式新地標,以增 添城市的動感和活潑性。有鑑於輕軌系統在國外已行之有年,架空線強度應不受強風的影響。
而預計在環狀輕軌的興建後,可望帶動沿線多功能經貿園區(包括高雄軟體科技園區、台糖高雄物流園區、統一高雄複合商業中心、硫酸錏購物中心等案開發)、台鐵高雄機廠開發、高雄車站特定區等大型公共建設,並對民間投資的高雄之鑽、高雄港埠等大型開發計畫,有正面效益。
身 為高雄的大家長,市長陳菊前瞻地指出,「輕軌可奠定高雄未來百年發展基石。」她並堅信輕軌將給予「亞洲新灣區」有加乘的經濟效益,「我們必須用負責的態 度,面對城市百年的發展。」她說,工程總不能等人口密集之後再建,並以莫斯科百年地鐵為例,認為是有遠見的城市建設,「高雄推動輕軌建設也是著眼高雄市未 來五十年、百年的發展。」
|